【资料图】

2022天府碳中和论坛27日在成都举行。本次论坛聚焦“双碳”目标下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探索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新路径。

当前,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数据显示,中国能源结构持续改善,2022年煤炭消费比重由2005年的72.4%下降到56.2%;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风电、光伏装机量和发电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二氧化碳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技术创新是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关键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接受采访时指出,目前碳中和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新能源产业供应链关键材料、碳中和路径下约束生态环境演变三大挑战,目前相关技术尚存在诸多欠缺点和空白点,要利用技术创新推进碳中和。

论坛期间,多位专家结合具体领域,探讨如何利用技术落实绿色低碳理念。化石能源消耗是现今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西南石油大学校长张烈辉认为,要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碳达峰,天然气是从高碳向低碳转型最现实的能源,行业要大力发展天然气绿色开发。

交通领域是碳排放的另一主要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翟婉明表示,发展轨道交通有利于降低碳排放,在“双碳”背景下做好轨道交通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将倒逼轨道交通行业技术升级,推动节能环保可持续。

促进有机固废循环利用,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和吸收平衡的重要手段。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席北斗表示,随着精准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现有技术已能够从源头上实现对有机固废的精准分类分级。在定向转化技术加持下,有机固废由垃圾转变为资源,将有利于进一步探索循环经济。(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