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月15日下午,由华东政法大学和长宁区人民法院共同主办的主题为“长守互联法治 宁护空间正义”互联网审判庭五周年庆暨“算法的社会责任”研讨会举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贾宇,长宁区委副书记、区长张伟等领导出席会议。

“5年来,受理网络买卖合同纠纷、网络服务合同纠纷、网络侵权责任纠纷等互联网案件8350件,结案7932件......” 2018年,长宁区人民法院率先成立全市首家互联网审判庭。5年风雨历程,互联网审判庭以网络强国战略和城市数字化转型为契机,聚焦建立健全互联网诉讼规则与互联网空间治理规则,积极回应数字时代需要和人民群众关切。

从2018年的集中受理涉互联网的民商事案件,到2021年建成首个互联网专属法庭并投入使用,再到2022年积极搭建“三端一课堂”宣传平台,互联网审判庭连续多年大胆实践创新,形成一批精品案例和实务研究成果,在全市率先打造互联网诉讼平台,研究制定一批互联网审判运行规则,推动44项配套任务落地见效,为区域重点企业开展非接触式司法体检,发布司法诊断报告和互联网空间行为规范指引,有效维护网络空间法治秩序、有力保障数字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张伟表示,长宁在本世纪初率先提出“数字长宁”发展战略,全市首个“互联网 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全国首个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相继落地,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如今的数字化转型,一路走来形成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先发优势。他充分肯定五年来长宁区人民法院为推动互联网审判与区域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取得的突出成效,同时提出三点展望:一是坚持互联网发展新理念,助力长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培树互联网裁判新规则,助力长宁法治核心竞争力提升;三是融入互联网经济新格局,助力长宁司法服务创新升级,着力探索互联网纠纷源头治理和集中审理的“长宁模式”升级版,为全市营造国际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长宁经验。

会上,长宁区人民法院发布了第三批《互联网空间行为规范指引》和《网络消费案件审判白皮书》。第三批《互联网空间行为规范指引》聚焦“搜索引擎”“用户隐私政策”“薅羊毛”等社会热点,五条规则以“规则 解读 典型案例”的形式,通过类型化思维进一步明确网络空间各方权利义务关系。《网络消费案件审判白皮书》则通过对长宁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网络服务合同纠纷等案件数据进行统计梳理,总结出涉网络消费案件的新趋势,并指出法律定性难、诉请固定难、知情保障难等审理难点,提炼审理机制,针对消费者、经营者、电商平台、监管部门分别提出涉网络消费案件防范建议,回应网络消费领域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

在研讨会中,来自理论、实务界的法律专家学者、互联网企业代表们围绕“算法的社会责任”这一主题,从算法治理中的司法能动、算法如何体现伦理、算法歧视的公平治理、算法的反垄断规制、算法责任的司法治理等多元角度开展交流研讨,切实促进与会各方交流互鉴、深化务实合作,并就推动互联网审判模式再发展、在线诉讼平台再升级、智能辅助信息化建设再创新展开深入探讨,积极建言献策。

闫漫

推荐内容